城市物聯串、巨量生智慧研討會 活動圓滿完成

台灣臺中軟體園區發展產學訓聯盟與東海大學電子計算機中心、台灣雲端計算學會於106年3月28日在人文大樓茂榜廳舉辦「2017城市物聯串、巨量生智慧研討會」,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與教育部資通訊軟體創新人才推升計畫推動中心為指導單位,協辦單位包含國家高速網路與計算中心、國立中山大學雲端計算與服務跨校資源中心、逢甲大學、台中市電腦商業同業公會。

本次會議特別感謝王茂駿理事長、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黃文谷處長、楊傳國分處長、臺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籌備處蕭景燈資訊長、台灣雲端計算學會李宗南理事長等重量級貴賓蒞臨並致詞,亦邀請長泓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陳明德董事長、台中市電腦公會石立欽理事長等貴賓出席與會。研討會同時舉行台灣臺中軟體園區發展產學訓聯盟第二屆第二次會員大會,以及台灣雲端計算學會第六屆第一次會員大會暨理監事選舉,現場計有各界來賓與教師、學生200人參加,互動交流熱絡。大會並邀請本校音樂系打擊樂團表演,正式拉開序幕。

王茂駿校長開幕致詞王茂駿理事長開幕致詞
王茂駿理事長致詞時表示此研討會是本校繼去年5月27日舉辦第一屆活動後,今年接續辦理的第二屆會議,主題涵蓋了現今資訊發展所有最新技術包含物聯網、巨量資料、雲端計算、智慧工廠、綠色能源等議題。台中市為智慧機械之都,智慧工廠即是透過所有機台的聯網與裝設感應器,將資訊傳送至雲端進行數據分析,達到現場機台之即時監控、問題診斷與修正;而作業人員則藉由配帶穿戴裝置,經由資訊分析了解工作負荷與身體狀況,進而避免人員失誤與意外發生。因此從感測器收集資料透過系統化分析整理,形成有意義的資訊,再利用所建立之演算法即發展出人工智慧系統與智能系統,進而達到無人化系統。期待本次活動經由台灣臺中軟體園區發展產學訓聯盟所提供的平台,聚集產、官、學、研、訓各方專業人士與學者透過各項交流與分享討論,縮短摸索時間,加速發展各種不同的智慧化系統與服務,對社會的進步與經濟發展、人類福祉的提升做出貢獻。

研討會出席盛況

研討會出席盛況研討會出席盛況

科技部中部科學工業園區管理局陳銘煌局長致詞時表示,此次會議的舉辦對中部產業非常重要,因為近年來物聯網等相關技術已逐漸普及,為提供中科園區更好的投資環境,管理局自去年開始即積極進行園區的轉型與推動一系列的智慧園區計畫,從智慧供水供電、無線網路、智慧防災到智慧治理、交通、停車場等項目;未來中科管理局也希望能與今日出席的專家學者有合作機會,相信會有很大的發展空間。

經濟部加工出口區管理處黃文谷處長致詞時則說明加工處成立已五十年,有幸參與了台灣經濟的發展,但是產業的變遷也持續帶來挑戰,所以加工處也正朝智慧領域發展包含智慧服務、停車與環境監測,進一步可以節省人力與風險預防,期達到智慧製造的成果,另一方面則認為軟體園區的發展與區域產業經濟密不可分,並帶來就業機會;臺中軟體園區在台中大里於102年開發完成,103年廠商招駐,建築物並預定106年底落成,目前已有70家廠商預備進駐,相信不久的將來即有一軟體產業在台中與在場來賓包含中科管理局、台中市政府、東海大學與中軟聯盟、雲端計算學會密切合作,幫助中部地區產業進一步發展。

會議出席貴賓合影會議出席貴賓合影

臺中市政府數位治理局籌備處蕭景燈資訊長於致詞先肯定主辦單位非常用心將現今最夯的資訊科技包含智慧城市、雲端技術、大數據、物聯網與綠能等廠商與專家學者聚集起來,共同研討資訊發展趨勢與互相交流;智慧城市發展為台中市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項議題,連同中央政府亦積極推動數位國家與數位城鄉,均需要各界包含產業界的廠商與學術界的人才共同合作,一起努力;林佳龍市長預定於今年9月正式成立數位治理局,希望以更高的角度來整合各項資源,也期盼未來能與中軟聯盟、中科管理局、東海大學、電腦公會廠商密切合作,打造出具有台中特色的智慧之都。

本研討會規劃進行了9項議題包含:「學校與物聯網的力量」、「如何透過單一解決方案確保虛擬化及雲端化架構的可用性」、「臺中軟體園區現況介紹」、「OpenStack與IoT之應用整合」、「雲端運算應用趨勢與實務」、「改變巨量資料市場規則-自助式的資料視覺化」、「IoT架構應用下的資料中心」、「日本智慧工廠之發展應用」、「雲端綠能管理系統(iGEMS)於資料中心智慧節能應用」等,幾乎涵蓋了雲端、物聯網、巨量資料的最新資訊發展與技術應用,並邀請國內外知名廠商發表最新資訊科技應用與趨勢看法,期望透過本會議可加速推動各項智慧化資訊建設與服務,創造更優質的資訊服務與更完善的資訊交流平台;同時也讓在校學生能夠掌握新一代科技最新發展趨勢及了解如何加強實務創新應用能力與研究方向,亦讓產官學研界有更多的交流與後續合作之契機。

研討會工作團隊合影研討會工作團隊合影

Proudly powered by WordPress | Theme: Baskerville 2 by Anders Noren.

Up ↑